短信诈骗黑产荣登315晚会,POS电销为何屡禁不止?
3月15日晚,央视315晚会曝光了短信诈骗,“隔空盗刷”骗局。很多不法分子通过“ETC卡禁用”“快递丢失理赔”等话术,诱骗消费者登录钓鱼网站对其进行诈骗。
在相关案例中,陈女士曾收到一条提示她的ETC卡已禁用的短信,需登录网页进行签办。陈女士点击链接后发现,打开的页面看上去没什么问题,于是她跟着提示输入了自己的手机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但接下来陈女士三秒钟内接连收到六条扣款短信。
短信诈骗是反诈的多年顽疾。中国银联近期发布的《2022中国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报告》显示,短信是诈骗信息接收最高频的渠道,高达61.9%的受访者在短信渠道接收过诈骗信息。
此外,支付产业一业态还与短信诈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就是电销POS机。许多人可能都收过此类短信:
借正规支付机构之名,表明POS机即将停用,并会寄送低费率机器,引诱用户办理其POS机。而后便可能出现押金克扣、乱收通讯费、暗涨费率甚至资金完全不到账的情况,相对于普通短信诈骗的钓鱼网站窃取资金,电销POS机往往更加隐蔽,维权更加曲折。
此次央视315晚会再曝光短信诈骗黑产,也会让电销POS机产业更加风声吃紧。而在2022年央视315晚会上,也曾对骚扰电话产业链进行了曝光,这同样是电销POS机的渠道之一。
电销POS一直是屡禁不止的支付乱象。
2019年315晚会曾曝光多家支付机构存在网销POS机乱象。在那不久后,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9〕85号),通知再次提及禁止网销POS。
而在此之前,2016年人民银行在反电信诈骗大潮下,发布《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6〕261号),要求支付机构应严格审核特约商户资质,规范受理终端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网上买卖POS机(包括MPOS)、刷卡器等受理终端。
2020年,还出现了“徐州513事件”。“徐州513事件”是以打击电信诈骗为背景,代理商使用支付机构违规留存的个人信息进行POS电销,以至于公安上门。若干支付公司高管配合调查时,查出涉赌问题,顺带揪出了更大的跑分案。
近两年,法律制度更加完善,使得电销POS机不仅仅存在违规风险,更可能违法。
从信息安全方面看,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三法一条例”(《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的信息安全保护合规矩阵,全方位对金融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进行保护。
在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方面,《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施行后,包括支付、征信、反洗钱、外汇等10项金融消保内容被纳入其中。今年3月,《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开始执行,该办法定位为银保监会在银行业保险业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制定的基础性、纲领性文件。
此外,2022年12月1日,《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正式施行,该法案在电信治理、金融治理、互联网治理等方面,全方位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同时,多地也正在打击电销POS机以及POS机“跑分”洗钱等违法活动。
总的来说,经过今年央视315晚会对短信诈骗产业的曝光,通过短信进行POS机销售的风声会更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酷说支付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